長壽老人(特別是百歲老人)往往能逃脫或延緩常見衰老相關疾病的困擾,其后代發生老年疾病的概率也要顯著低于一般人群。因此,健康長壽老人及其后代往往被視作健康衰老的理想模型,基于該模型深入解析其健康長壽的遺傳機理,將可能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干預提供全新的視角和機遇。
昆明動物研究所孔慶鵬課題組與海南醫學院教授蔡望偉實驗室的前期合作研究發現:長壽老人的能量代謝狀況要顯著優于普通老年人群(He et al. 2016 Sci Rep)。由于能量代謝異常與器官衰老和疾病密切相關,作為承載能量代謝的核心細胞器及場所,線粒體功能的減退更被認為是衰老及相關疾病發生的基礎。該團隊發現:九十歲以上的健康長壽人群其線粒體DNA(mtDNA)拷貝數水平要顯著高于普通老年人群,提示線粒體功能的維持可能是其保持健康、獲得長壽的關鍵所在(He et al. 2014 Neurobiol Aging)。鑒于mtDNA遵循母系遺傳模式,且女性長壽老人的比例顯著高于男性,提示長壽后代很可能繼承親代的mtDNA拷貝數模式,使其能獲得長壽的生存優勢。為了檢驗該猜想,昆明動物所副研究員何永捍等采集了海南60多個長壽家系206個家庭成員的血液樣本,分析其血液白細胞mtDNA后發現:長壽子代的mtDNA拷貝數水平不僅要顯著高于同齡對照,而且與親代的mtDNA拷貝數高度相關。該結果在另一個獨立長壽家系人群(153個樣本)中也得到驗證,初步表明mtDNA拷貝數水平的維持可能是長壽老人及其后代能夠健康長壽(家系長壽)的關鍵因子。進而,通過獲取該長壽家系人群(百歲老人、百歲代及后代配偶)的轉錄組測序信息后發現,SSBP4基因是調控長壽家系mtDNA拷貝數模式遺傳的關鍵因素。
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于衰老領域期刊Neurobiology of Aging,何永捍和陳小瓊為共同*作者,孔慶鵬和蔡望偉為并列通訊作者。同時,該團隊針對長壽人群mtDNA突變模式及母系遺傳背景分析結果表明:雖然mtDNA變異被認為在調控果蠅壽命的性別差異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其影響人類長壽性別差異的作用卻極為有限,進一步提示mtDNA拷貝數變異在人類長壽中可能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 : 上海生科院揭示生長素原位合成和葉邊緣發育調控機制
下一篇 : <Natural>8月生物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