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霉素鹽酸鹽用作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
嘌呤霉素對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翻譯過程均有干擾作用。嘌呤霉素產生菌Streptomyces alboniger內發現的pac基因編碼嘌呤霉素N-乙酰轉移酶(PAC),賦予機體對嘌呤霉素產生抗性。這一特性如今普遍應用于篩選特定攜帶pac基因質粒的哺乳動物穩定轉染細胞株。用作蛋白質合成的抑制劑。抑制細菌、藻類原生物和哺乳動物細胞生長。
用途及描述:科研試劑,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藥理學等科研方面。嘌呤霉素(puromycin;PM ) 是一種蛋白質合成抑制劑,它具有與tRNA分子末端類似的結構, 能夠同氨基酸結合,代替氨酰化的tRNA同核糖體的A位點結合,并摻入到生長的肽鏈中。雖然嘌呤霉素能夠同A位點結合,但是不能參與隨后的任何反應, 因而導致蛋白質合成的終止并釋放出C-末端含有嘌呤霉素的不成熟的多肽。由于嘌呤霉素對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翻譯過程均有干擾作用,故難于用做抗菌藥物,主要用作研究蛋白質合成的生物化學工具。有人試用于腫瘤治療。
細胞篩選步驟
1. 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進行細胞篩選前,應先進行濃度梯度實驗確定適合該類細胞的最佳藥物濃度即殺死所有宿主細胞的低濃度(一般哺乳動物細胞選用的有效濃度范圍為1-15 μg/mL)。
2. 細胞轉染48h后,換上加入了適宜濃度嘌呤霉素的新鮮培養基,然后放入細胞培養箱中培養。
3. 每隔3-4天換液,更換的培養基為含相同濃度嘌呤霉素的新鮮培養基。
4. 篩選7天后,評估剩余存活細胞是否全部為轉染成功克隆。另外,這些克隆的篩選時間主要依賴于宿主細胞系種類和轉染篩選效率。
5. 篩選出的轉染成功克隆用選擇培養基培養7天,再進行后續實驗。注意:需加抗生素篩選的細胞,應為生長狀態良好的細胞。另外,如果細胞密度過大將會影響篩選效率,因此,接種細胞的匯合度應不超過25%。
儲存條件:-20° C,避光防潮密閉干燥。
運輸條件:2~8℃運輸